大发最稳的回本方法
大发最稳的回本方法
新闻动态
“工资少,权力大”,汉代自然灾害频发,进一步扩展刺史的职权_地方_治理_朝廷

《武帝纪》最早有关于刺史的记载:“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刺史作为汉代极具特色的一个官职,他的职权与存在的意义与汉代的社会历史背景都有着重要的关联,对于刺史的职权汉书曾有记载“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

刺史自被汉武帝设置以来就拥有着较大的职权,对于各地方郡国的重大事件都有参与与监察的权力。

在我国古代,由于基础设施和科学技术的落后,自然灾害对于社会的影响十分深重。两汉时期,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也是我国第二个自然灾害群发的阶段,水灾、旱灾、地震、洪涝等在这一时期层出不穷。朝廷为此已然是焦头烂额,为治理自然灾害朝廷开始逐步扩充刺史的职权,赋予刺史新的任务与使命。

展开剩余81%

“工资少,权力大”汉代刺史禄与权之间的不平衡

汉承秦制,汉代基本延续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刺史是在三公九卿制度之间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它独立的存在于十三州之上,以监察官的身份协助皇帝监察各州,拥有较大的实权,但是却没有很高的俸禄与地位,我国古代官员权力与金钱地位的不平衡首次在刺史身上显现。

1.汉代刺史的职权

汉景帝年间,八王之乱让汉武帝意识到加强对地方监管的重要性,为了约束各诸侯国,加强对诸侯国的监管,限制诸侯国权力,防止诸侯国之间相互勾结对中央政权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汉武帝首次设立刺史,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每个州都设置一次刺史对本州的事务进行监督。

文章的开头我们已经提到汉武帝设立刺史之初已经确立了刺史的职权即“以六条问事”。刺史虽然拥有对于郡国各个方面的监察权,但是却不能干涉郡守的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刺史只能够在一旁监察郡守的工作而不能直接代替他治理。

并且刺史并没有直接对地方官员不当的行为作出处罚的权力,若要对地方官员进行处罚必须在年终回京奏报,经过三公的审核后才可以对地方官员的错误言行进行处理。

2.汉代刺史的俸禄与社会地位

汉代刺史职权与俸禄之间的不平衡性成为了当时刺史的重要特点,由于刺史所执行的监察官的角色,所以他们常为地方高级官员所忌惮,但是他们的俸禄与实际在朝廷上的地位却远远不如地方官员。

汉武帝刚刚设立刺史时,规定刺史的俸禄仅为六百石,并且他的地位在士大夫之下,士大夫已经是三公九卿制度之下最末端的官职了。由此可知,刺史在朝廷上的地位是如何之低。

但是他所监察的对象却是官至公卿的地方大员,以卑治尊可谓是与当时严密的阶级秩序和儒家长幼尊卑有序的思想形成了较大的冲击,这也让刺史这个职位在当时成为一种特殊的存在。

刺史职权的演变之路

由于汉代的自然灾害频发,为了方便治理自然灾害,刺史的职权从设立之初的六条逐步拓展到了司法、行政等领域。虽然刺史职权扩张的本意是为了治理自然灾害,但是其权利的扩张在实质上并不一定对自然灾害的治理有利。

1.刺史权与禄矛盾性影响下刺史权力的扩展

汉武帝最初规定,刺史不允许干扰地方官员的行政,但是由于刺史拥有举报以及弹劾地方官员的权力,所以地方官员们常常忌惮刺史的权力,而对刺史百般讨好,唯命是从。为了迎合刺史,常常依据刺史的意志来处理地方事务,这实际上已经是刺史对地方官员正常行政的干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刺史在地方的势力越来越大,汉武帝时所设立的那些对于刺史权力的约束然被刺史僭越。

再加上汉代后期,为了治理自然灾害,皇帝有意放大了刺史的职权,让刺史参与到地方自然灾害的治理之中,所以社会地位本来位于士大夫之下的刺史,权力却越来越大。到了汉末,随着社会的动乱,朝政的不安,刺史失去了中央的约束在地方之上就更加的嚣张,他们的权力甚至一度大过了地方的一级行政官员。

2.自然灾害影响下刺史权力的扩展

两汉时期正是自然灾害高发的时期,同时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民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所以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为了防御和更好的治理自然灾害,两汉朝廷命令地方官员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减免赋税,开垦荒地。

由于地方官员要执行一系列防灾抗灾救灾的工作,为了赈济救灾,此中的官员们不免要与钱频繁打交道,所以在此过程中,两汉的朝廷为了防止官员贪污而让刺史参与监察。

在社会救助方面,如果刺史不直接参与到行政工作,就不可能了解到赈灾以及灾民受灾的实际情况以及用于赈灾的款项的流向,如果一些朝廷的官员有意将救灾的款项拨给那些并非受灾严重的群众,不能够参与行政的刺史也就无法得知。

总结

刺史参与行政管理,也得到了朝廷的默许,此时的权力在这过程中进一步扩大。自然灾害的处理中,此事参与行政管理的行为,为此事参与其他方面的行政事务提供了一个契机,自此不论是自然灾害的处理,还是其他重要事务的各个方面,刺史都开始直接参与。

自然灾害给刺史职权能过大带来了一个契机,但是刺史职权的扩大,是否给自然灾害的治理带来实际上的意义却是一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刺史参与到了地方赈灾救济的行政事务之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赈灾款项的合理流向,但是作为监察官的刺史,自己是否也有私心呢?

发布于:天津市

友情链接: